a.顯微鏡的結構
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:光學部分,機械部分、照明部分
光學部分:目鏡,物鏡
機械部分:機身支架,載物臺,調焦系統,物鏡轉換器
照明部分:集光鏡,聚光鏡,光源
顯微鏡最基本的部件有:目鏡,物鏡,機身支架,載物臺(工作臺),調焦系統,物鏡轉換器,集光鏡,聚光鏡,光源等組成。
b.顯微鏡的放大倍率
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是由目鏡倍率乘以物鏡倍率所得而成。
顯微鏡放大倍率=目鏡倍率*物鏡倍率
生物顯微鏡目鏡最大倍率為16X,生物顯微鏡物鏡最大倍率為100X,所以目前顯微鏡的最大倍率為1600X(在顯微鏡
行業里X代表放大倍率的意思)
c.顯微鏡鏡頭
顯微鏡鏡頭主要就是:目鏡和物鏡
與眼睛觀察接近的鏡頭稱為目鏡
與被觀察體接近的鏡頭稱為物鏡
★常規生物顯微鏡目鏡為10X,也有16X目鏡(因其分辨率并沒提高,所以意義不大,使用的并不多)。
常規體視顯微鏡目鏡:10X,20X,15X,25X
我們顯微鏡目鏡上或技術參數目鏡欄會看到10X(φ18)
的標識 。其代表意義為:
10X 代表10倍放大功率
φ18 代表目鏡視場直徑為18MM
直徑越大,可視范圍越大,大的可達φ26MM。
★生物顯微鏡物鏡:
生物顯微鏡的最主要技術核心點就是物鏡的好壞,它對顯微鏡的觀察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。
從成像原理上可分成:有限遠物鏡和無限遠物鏡。
從成像效果上可分為:消色差和平場消色差。
消色差物鏡:由于不同波長光線通過光學玻璃材料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,在光學零件中所走的路徑也不同。因此,同一
物點發出的白光(可見光譜段光線)經過光學系統后不能成為一個白色像點,而產生色彩,此現象稱為“色差”。“色差”現象會影響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,必須清除此現象。采用消除“色差”設計方案的顯微鏡物鏡即為“消色差物鏡”。
平場消色差物鏡:一個平面標本通過一般的消色差物鏡所成的像并非是一個平面,而是一個曲面。因為光學系統會產生“場曲”,使像面發生彎面,即中心區清晰,周邊成像會有彎曲,變形現象。采用消除“場曲”光學現象,使成像面場平坦的消色差物鏡成為“平場消色差物鏡”。
物鏡常見標示: E PLAN
10X/0.25
160/0.17
消色差物鏡
平場消色差物鏡
E PLAN:有E代表半平場消色差物鏡。平場消色差物色為PLAN,沒有此標志的為消色差物鏡。
10X: 代表極大倍率,分別有:10X,20X,40X,60X,80X,100X
0.25: 代表數值孔徑,數值越大孔徑越大,分辨率越大。分別有:0.10,0.25,0.65,1.25
160: 160代表共軌距離為160MM,若是∞標示代表共軌離距為無限遠。共軌距離通俗的講也可稱為“光程”.
0.17:表示觀察切片上蓋玻片的厚度要求為0.17MM。若為0,則表示無需蓋玻片。
●常規的生物顯微鏡標準物鏡配置是:4X,10X,40X,100X。所以顯微鏡的常規放大倍率是40X,100X,400X,1000X。
●100X物鏡:在目前社會技術的狀況下,物鏡100X已為當今光學工藝的極限。在使用100X物鏡時要在切片上滴上松
柏油(一般顯微鏡配置里有),令其100X物鏡粘于油脂上,通過油介質增加觀察的清晰度。所以100X物鏡又稱“油
鏡”,在其外觀標“oiL”字樣。
100X油鏡
d.生物切片制作:因生物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比較大,其景深就很小,幾乎是平面的,所以在生物顯微鏡下的觀察體要平
整而均勻。生物切片是由載玻片和蓋玻片組成。把被觀察物體放在載玻片上,再把蓋玻片放在觀察物體上,輕輕擠壓,
令觀察物體均勻在一個平面上,同時擠壓掉在它們之間的空氣。生物切片制作完成。
e.顯微鏡常用的照明方式:
1、 透射光照明:光線穿透被觀察物體,射入物鏡進行光學成像。生物顯微鏡照明都是透射光照明。例如:觀察生物
切片及一些透明物體或觀察物體的輪廓用透射光。透射光還有一特點是:以工作臺來劃分為界,物鏡與光源分別在工作臺的上下兩邊。
2、 反射光照明(也稱落射光照明):物鏡與光源在工作臺的同一側。光線自上而下照射被觀察物體,光線照在觀察上再反射進入物鏡進行光學成像。大多數體視鏡為反射光照明。觀察物體為非透明,要求放大倍率小。
3、同軸光照明:光線通過透鏡組,由物鏡口光線垂直射出,再反射回物鏡里進行光線成像。全相顯微鏡,熒光顯微鏡就是同軸光照明。
特點:觀察物體非透明,放大倍率要求較大(40倍以上)。觀察物體表面反光很強或透明物體或有深度的物體,一般用同軸光,如觀察液晶常常使用到。
4、暗場照明:光線不需直接照射觀察物體,光照射方向被遮擋后四周圍通過漫反射而產生的光線,這種光線柔和,照在觀察體上不易被反光。
觀察反光性極強的物體,放大倍率不高,一般在4倍到45倍,如觀察珠寶,鉆石的珠寶顯微鏡;觀察透明物體,放大倍率大,一般40倍以上,需用相襯顯微鏡。珠寶顯微鏡,相襯顯微鏡用的都是暗場照明。
技術支持:易動力網絡